代表联络机构和平台是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法定阵地和渠道,开展代表联络站建设是人大代表工作的一大创新,通过充分发挥代表在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民意方面的作用,不断推进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在加强和完善代表联络站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主要做法
(一)合理设置,规范建设。一是因地制宜,划片定点。区人大常委会在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对代表联络站设置的原则进行明确,强调代表联络站设置要坚持整体规划并保持相对稳定,要求各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根据便于联系选民与群众、便于开展代表工作的原则科学设置代表联络站,按照区人大代表分布情况和辖区实际,以选区或片区为单位划片定点,建好若干个代表联络站。二是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强调代表联络站“应有固定场所,统一名称,单独挂牌”这一建设要求,引导各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充分整合利用“人大代表之家”“代表活动室”等现有资源,可以单独设立代表联络站,也可以与其他机构合用,代表联络站可以挂靠社区工作站,也可以设置在代表所在的企业等其他地点,或者建立网上代表联络站,较好地解决了老城区的工作用房紧张的问题,有效推进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三是落实资金,强化保障。将代表联络站建设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由所在镇、街道予以保障落实,并要求站内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工作设施,为代表联络站活动正常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各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具体负责本辖区代表联络站的建设、管理和组织工作,为各级人大代表接待选民与群众、履行职责提供服务保障。
(二)健全组织,明确责任。一是组建工作队伍。各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结合代表的行业特性、专业特点、工作性质及辖区实际,对代表联络站站长、副站长、工作人员的人选进行合理调配,明确岗位职责,配强工作力量。二是代表全员进站。根据代表法中“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以集体活动为主,以代表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的要求和便于代表开展工作的考虑,各代表联络站都对应安排了3名以上的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对辖区内的全国、省、市代表入站问题进行了统一研究,明确了对应联系的镇街,由各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大结合实际编排入站,该区的五级人大代表共计463名全部编入各代表联络站中开展联系群众活动,实现了五级代表全员进站,既增强了各级代表间的纵向联系,又充分发挥了代表的联动履职作用。三是培养骨干力量。根据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的实际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加强四方面的工作力量。咨询员队伍: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的联络站咨询员,根据需要配合代表联络站开展好代表接待选民活动,较好地弥补了部分代表在相关专业、政策知识方面的不足。民情观察员队伍:现有588名民情观察员,大部分来自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青年党员志愿者等,充分发挥本土“草根”优势和专业特长,使代表联络站工作更接地气,更贴民心。联络员队伍:在站长、副站长领导下,做好本站具体事务工作,已成为代表联络站的中坚力量。网络管理员队伍:为网上代表联络站的运作提供技术支持,及时了解掌握、报送网上代表联络站的动态信息,协助进行信息分析和处理反馈。
(三)统一要求,规范运作。一是规范制度上墙。各代表联络站将站内人大代表的姓名、照片、工作单位和职务、联系方式、电子邮箱等个人信息以及联络站年度接待计划、有关工作制度等上墙,信息公开透明。二是规范运作流程。各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亲自抓,人大联络员协助抓,确保代表联络站正常运作。作为联系基层群众的固定平台,代表联络站坚持依法办事,规范开展接待选民与群众活动,严格遵照代表不直接处理、有限受理、依法疏导、登记必复的四大原则,按照提前公告、接待、登记、交办、反馈等五个步骤开展工作。三是明确处理办法。明确群众意见建议的三种处理渠道,属于镇、街道职责范围的群众意见建议,代表联络站交由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或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处理;属于区级职责范围的群众意见建议,由站内的区代表填写闭会期间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专用纸,交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按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和意见处理;属于省、市级职责范围的群众意见建议,由省、市代表通过网络平台或代表建议等形式进行反映。四是规范资料存档。统一规范接待选民与群众登记表的格式,供代表在接待选民与群众时填写,代表联络站定期做好接待资料汇总归档和总结,建立并完善台帐,使代表履职留下痕迹。
(四)注重结合,确保实效。一是规范运行与代表工作相结合。将代表联络站工作与代表学习培训相结合,组织专题讲座,帮助代表掌握接待群众、处理问题的知识与技能,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做到热心接待群众,用心收集意见,耐心回答问题,尽心督促处理。将代表联络站活动与代表小组活动相结合,在制定联络站年度计划时,精心选题,与代表组监督议题、代表主题活动等相呼应,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增强接待选民活动的针对性。将代表联络站工作与代表会前活动相结合,统一组织代表进入联络站开展会前活动,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为代表在人代会期间执行代表职务,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做好准备。二是一元主体与多线支撑相结合。在全面推进三个“全覆盖”的过程中,区、镇街两级层面进一步统筹整合资源,增强纵向、横向、发散式联系,逐渐形成了以代表联络站平台为中心,联络站咨询员、民情观察员、工作联络员、网络管理员四支队伍为支撑的网格化工作网络。四支工作队伍紧扣代表联络站工作流程,立足自身职能和优势,提供好全方位工作支持,为代表履职助力,也为代表联络站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提供服务和保障。三是民意传递与民主治理相结合。代表联络站除定期组织代表开展接待选民与群众的活动外,不断拓展工作服务领域。部分代表联络站具体结合每一次的活动情况,通过组织代表联动、上门回访、深入走访、一线调研等形式,协助代表宣传解释政策法规、疏导化解群众矛盾、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帮助代表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既注重协调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也注重为人大工作、政府工作提供相关决策依据,提高工作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取得成效
实践证明,代表联络站为代表闭会期间履职,联系选民和开展监督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是基层民主的一次有效尝试。
(一)强化了代表的履职意识。通过开展代表联络站活动,把代表履职延伸到了社会最基层,有了固定的履职平台,各级代表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直接与群众面对面沟通、点对点联系,深入了解群众的呼声和需求,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为民履职的意识明显增强。如,按照省、市人大的要求,省、市代表赴相对应的代表联络站开展专题接待活动,征集对《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草案)》和“四治”工作等意见建议,听取关于我市转型升级十大组合拳落实情况和基层群众办事审批难事项等方面的意见建议,部分代表联络站还开展了代表专题接待群众活动,充分发挥了代表联络站联系群众、反映民声、汇聚民意的作用,切实保障了群众能真正通过代表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二)密切了代表与群众的联系。通过推进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为代表搭建了闭会期间履职的新平台。各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对代表联络站建设有所侧重、有所创新,培育形成特色,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在代表联系群众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有些街道人大工委高起点、高标准地打造了“中心站”,通过代表联络站辐射带动各代表联络点的活动,延伸体察社情民意的“触角”,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立足辖区实际,准确定位,精心建设楼宇联络站、商圈联络站、校园联络站等“特色站”,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选民需求。积极推进网上代表联络站建设,创新设置代表专题微信服务号等辅助形式,确保民意传递全天候,代表联络站真正成为代表履职的好平台,密切联系群众的主阵地,反映人民群众诉求的主渠道。
(三)发挥了代表应有的作用。对于选民反映的不同层面的问题,明确了相应的处理办法,对五级人大代表进联络站开展联系群众活动作了具体的安排和分工,充分发挥了各级代表的资源优势和专业特长,形成代表为民办实事的有效机制。代表在开展联络站工作的过程中,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及时把群众的建议和意见转化为代表建议,将群众的意见和利益诉求经由人大途径反映,推动了有关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下情上达、开阀减压、促进和谐的作用,较好地促进了社会治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据统计,近两年来,代表联络站共收集群众反映问题591个,推动解决395个;网上代表联络站受理群众反映问题56个,推动解决43个。
(四)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代表联络站活动,选民和群众有序表达诉求,代表听取和提出建议意见,人大机关协调督办,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能真正通过代表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很好地体现和宣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自信,帮助人民群众形成对代表的地位、性质和作用的正确认识,提升了对代表联系选民与群众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同感,进而营造尊重代表、支持代表依法履职、积极参与代表联络站活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