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今年,杭州在市县乡三级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民生实事项目的“出炉”,只是完成了代表票决制工作的上半篇文章。票决产生的民生实事实施情况如何,是否真正惠及百姓?近期,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监督周活动,10个市人大代表小组分别监督10件民生实事项目。
老百姓以人大代表为纽带,成为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议者、决策者、监督者和最终的受益者。民生实事办得好不好、群众满意度高不高,不在于项目是否高大上、钱花得多与少,而在能不能尊重群众的主体意识,能不能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办一件成一件,善作善成。
“全市持证残疾人可以免费乘坐公共交通,为何还有4个区、县(市)没有出台相关政策,造成当地的残疾朋友在杭州可以享受免费乘车政策、但在当地却无政策享受?”“在关停‘低小散’企业时,失业人员再就业如何实现精准帮扶?” 笔者跟着监督组采访时看到,座谈会上,代表们直陈问题,其中不乏一些“尖锐”的提问。如果不是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到一线监督,到基层问民生,也就不会如此深入地触摸到民生需求。当然,人大代表不仅是要给政府工作“挑刺”,他们更是建言者,把民生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讲清楚,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督促政府整改完善,使政府工作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这不仅是对政府工作最好的支持,也是对人民群众真正的负责。
2018年已接近过半,我们欣喜看到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进度喜人:88715名学生享受到了学后托管服务,城镇新增就业13.6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六成,10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传有慢病标志的处方96445张……每一个生活在杭州的人,都能真切感受到正在发生的变化。在这样的数据中,我们看到的是各级职能部门想方设法履行工作职责、改善百姓生活的决心与魄力。办好民生实事是一场没有终点、超越自我的求索。实事办得好不好,最终效果不仅体现在数据之变,更是来自百姓由衷地点赞。进入6月,完成目标时间趋紧,但须牢记向前走不能忘了“回头看”,一个一个环节抓到位,一个一个阶段查效果,使每件实事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主动向人民报告,这是求解民生考题应有的态度和作风。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期待不流于纸面,政府承诺转化为现实。
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唯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时间将记录所有小幸福和大民生。当领导干部秉持“衙斋卧听萧萧竹,盼是百姓幸福声”的为民情怀,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多下问计于民、啃硬骨头的功夫,民生工程就会实实在在地办成民心工程。民生实事高质量完成的同时,也将推动杭州建设世界名城的坚实步伐。